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大道老君山,解读《道德经》的奥秘(五十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4 来源:老君山景区

【原文】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毒虫不螫, 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精之至 也。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 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

【主旨】
本章借 “赤子”的意象来宣扬老子“无为”的处世哲学,旨在教人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

【释义】
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毒虫不会去咬他,猛兽不会去侵犯他,凶恶的鸟不会去袭击他。初生的婴儿虽然骨弱筋柔,拳头却握得很牢固;虽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却能时常勃起,这是因为精 力充沛之极的缘故;他整天大声啼哭却不会声嘶力竭,那是因为和气、敦厚之极的缘故。懂得取态柔和的道理就叫做“常”,懂得“常”的道理就叫做明于道。贪生纵欲会遭遇不祥,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万物强壮到极致就会趋于老化,这就是不合于“道”的缘故,不合于“道”的事物总会过早地灭亡。

【感悟】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德”是天地万物兴衰荣辱的关键所在, 顺“德”者昌, 逆“德”者亡; 其二, 老子用初生的婴儿与 “厚德”作比较, 就是因为世俗之人已经沾染了现实社会的种种污浊, 已不具备培养 “厚德” 的条件, 只有刚刚出生的婴儿, 才能保持至纯至真的原生态, 从而积累出“厚德”。老子从哲学的高度解释了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作”以及终日啼哭而声音不哑的原因就在于他不仅“精之至”而且“和之至”, 这构成了本章的核心思想,再次阐述了老子“和谐”观。老子所崇尚的和谐, 属于矛盾的同一性, 是对立双方彼此消长以致平衡的结果。如果把“和谐”化为一个哲学范畴, 那么就可以将其内涵界定为: 各种事物以及事物之中各方面要素的相互适应、协调以及融洽, 是一种达到了适度的比例关系的稳定状态, 是弘扬发 展的理想状态。老子强调和睦不争, 他排斥物欲, 认为超功利的“无为”途经是正确的修身之道。他从反面讲述了不合于“道”的“有欲”之害, 即“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 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过分强硬, 贪婪终会遭灾,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著名的暴君晋灵 公就是一例。可见, 一味追求“霸道”的人是背离“正道”的, 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无论从事何事, 只有保持它的均衡、和谐态势才能使事物的稳定性得以维持, 进而实现发展。这就是老子哲学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理论的启示。和之至也说明天地之和合为一,“和”表示统一, 是永恒的, 所以“知和曰常”。老君山和谐钟体现了“和”的核心。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