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县长带你去旅游—乱世琴魔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8 来源:翟副县长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乱世,比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还要乱。前两个时期是中华民族自己乱,外族很少参与,即使是参与,也是敲边鼓、跑龙套的角色,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外族参与进来了,并且还轮流当主角。西晋末年到北魏期间,北方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同是乱世,魏晋南北朝与春秋战国和三国还不太一样。春秋战国时期,文人特别是那种笔杆子好、嘴皮子溜的文人特别吃香。只要读过几本书,基本没有生命危险。三国时期,文人只要守点规矩、人品不错,在吴国找不到饭吃,到蜀国可以实现再就业。如果再会一点自我营销的手段,外加一些小聪明,就可以像诸葛亮那样混到副部级。

而在魏晋南北朝,文人就没有那么好过了。这一时期,最没用、最无助的就是文人。某人今天正辅佐姓魏的呢,明天姓司马的就干掉姓魏的,那就只能自认倒霉。这个时候国家多,而且少数民族当权的国家多,大多数只认拳头大小、不管墨水多少。

于是文人们就苦闷了,当官有风险,不做心不甘,那就纵情山水之间,喝喝酒、唱唱歌、吟吟诗、写写字、弹弹琴。于是,这时期就涌现出了以郦道元为代表的旅游专家,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人,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作家,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家,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画家,当然也包括像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愤青。

文人并不是什么都会,比如写诗的不一定会画,会画的不一定写字好,但南北朝的文人大都会操琴。琴棋书画,琴是排在前面的。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周朝,不会作诗就没法混。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魏晋南北朝,不会弹琴就没法在文人圈里站。

这时期的文人不谈儒,只谈玄,相互之间探讨一些玄而又玄、华而不实的理论。谈玄+弹弦,是这一时期文人的主要工作。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基本都会弹琴,琴弹出名的也比较多,象嵇康、阮籍、阮咸、左思、刘琨、左延年、列和、荀勖、桓伊、戴逵、宗炳、戴顺、祖莹、祖珽、曹妙达、苏袛婆、郑译这些人都是当世的著名琴师,也可以说是琴魔,这些人组成了一幅精彩纷呈的乱世琴魔谱。下面只点出几人。

成就最高的要算苏袛婆。这个不是女的,而是男的。此人我国古代宫调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不仅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还对印度、朝鲜、日本、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舞蹈也产生了影响。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最为神奇的要算是刘琨。这个人算是多才多艺,不仅琴弹得好,而且剑也舞得好。有一个成语叫“闻鸡起舞”,说的是祖狄和他。两个人关系很好,晚上睡一个屋,鸡叫了就起来练剑。此人不仅会弹琴,还会吹笳。刘琨在晋阳当领导的时候,曾有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刘琨一面严密防守,一面修书请求援军。过了七天援军还未到,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万状。刘琨忽然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于是下令组建一个战士胡笳乐队,亲自教大家吹,等到大家会得差不多了,就朝着匈奴吹起了《胡笳五弄》。半夜时分,再次吹起这支乐曲时,匈奴兵由于怀念家乡,都哭着回去了。刘琨居然用音乐退去了强大的敌兵,不得不说很神奇。

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嵇康。音乐史上有“嵇琴阮啸”,就是说嵇康的琴弹得好,阮籍的摇滚撕吼得不错。嵇康这个人比较有骨气,司马昭想拉拢他,最后没成功。司马昭就怀恨在心,最终决定把他杀掉。在刑场上,三千名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赦免嵇康。但司马昭不答应,嵇康提出给他拿一架琴,司马昭才勉强满足。嵇康当前几千人的面演奏了一曲《广陵散》,弹完之后长身而起说道:今后就再也没有人会弹广陵散了。

从音乐水平看,嵇康是够高的。但嵇康的音乐顶多是自娱、自遣,没有大格局。真正的音乐不仅仅是触动心灵,还应该是悲天悯人的。这样的音乐才有大格局、大视野。

在唐朝,有一个县令叫元德秀,是一个音乐家,不仅弹琴,还写书,比如《破阵乐辞》、《季子听乐论》、《广吴公子观乐》、《于蔿于》(见《旧唐书》、《新唐书》)。

元德秀不仅用音乐陶冶情操,还用音乐教化民众,居然还用音乐为民请命,征服了“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的一代帝王、大艺术家唐玄宗。

那一次,元德秀带着十几个乐工,在洛阳五凤楼前冒着杀头的危险,以一曲《于蔿于》感动了当朝皇帝李隆基,为百姓免除了三年赋税和徭役。

为感谢这位舍生忘死、为民请命的好县令,当地群众自愿集资并亲自动手在县城为其筑起一坐琴台,共同庆祝这百年不遇的大好事。从此之后,元德秀把读书弹琴理政的地点就搬到了琴台,还经常和一些好友登台游览,观赏风光,赋诗弹琴,抒发情怀。百姓们喜欢听他弹琴,也听惯了他弹琴,也都能听懂他弹的琴,因为他的思想都融在了琴音里。每年秋天,只要他的琴声一响,百姓就一传十,十传百,积极主动地把早已准备好的上好公粮送到县里。据民间传说,其琴声悠扬,可传至百里之遥。这足以说明百姓对他的爱戴和尊重之情。他以琴传情、以琴理政、勤勉敬业,与民同乐之举,使得鲁山万民乐业,政通人和,一派和谐景象,受到上至皇帝和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致称赞,其“琴台善政”也名扬天下,人们竞相歌颂,成为千古美谈。

问题来了,这个琴台在什么地方?

抓文旅的翟副县长负责任地告诉您:在河南省鲁山县。

如今,琴台还在,琴音已无,斯人已去,山水仍在。

在鲁山的山水间走一走,或许哪里还藏着一段历史的余音。

Come on!

昭平湖

鲁山天龙山

鲁山尧山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