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作品欣赏>龙抬头峄山逢会,《大众日报》为此打call 龙抬头峄山逢会,《大众日报》为此打call

龙抬头峄山逢会,《大众日报》为此打call

2019-03-22

二月二,龙抬头。届时,四面八方的人们齐集峄山,进香朝拜、交流物资,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近者周围诸县,远者附近各省,人数少则数万,多则达一二十万,盛况空前——

Word天,这引起了《大众日报》的注意——

 峰山会设在“邹鲁秀灵、岱南奇观”一一峰山脚下,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一般延续三至五天,多者达七天之久。峄山会是邹城乃至鲁南一带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自汉代就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产生、发展、流传有着独特色彩,在民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16年3月,峄山会入选第四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邹鲁秀灵 鲁南名山

峄山,又名驺山、邹峄山、东山,雄峙于孟子故里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峄山虽然不高,但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有小泰山之称。《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书经·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太平御览》有“峄山尤多桐树”的叙述。《左传》、《史记》、《汉书》、《水经注》、《通典》、《齐乘》、《永乐大典》等均广为记之。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素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峄山,既是一座风光奇特、婀娜隽秀的自然名山,又是一座集儒释道诸家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历代帝王将相、先贤圣哲曾先后登临,或封禅祭拜,或揽胜游玩,络绎不绝。历代达官名流、文人墨客游莅峄山者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峄山上也留存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墨宝,仅历代石刻题壁竟达千余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峄山,立即被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所吸引,遂命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东晋太尉郗鉴曾率军数万避乱于此,并碑题“天下第一名山”,峄山故又名郗公峄。唐代杜甫书“灵通天府”四字碑,宋代米芾碑题“天下第一山”,明代丞相叶向高碑题“玲珑第一山”,明代王自瑾碑题“古今名山”。

直至今天,文人骚客对峄山依然赞口不绝。1989年春,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应邀登临峄山,顿时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名山所陶醉,欣然决定为峄山题字永志纪念。他用长2.9米、饱蘸浓墨后重达40公斤的毛笔,在100张宣纸拼接成的20米长的大纸上,挥毫写下一个15米高8米宽的“鳌”字,赞峄山“独占鳌头”。半年之后,此字刻于峄山石上。从此,峄山又多了一个新奇景观。

二月初二 卜迁于峄

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中国农耕时代最重要的农时节日,在全国各地都有各式各样的祈福集会活动。峄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山,与二月二结缘也应该在情理之中。

峄山会分春季和初冬两次,二月初二的峄山会最为隆重。冬季山会在农历十月初五前后,历史起源没有确切记载,规模较小,间隔数年一次。关于二月二峄山会的历史渊源,在邹城当地,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公元前614年的二月二,史称“知命之君”的邾文公“卜迁于峄山之阳”定都,是为庆贺之日,每年的此日都有活动,逐步演变为峄山会。

邾国是子爵国,史称邾子国,建都于邾(今山东邹城境内),为鲁国的附属国。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峄山南),率百姓在此安居乐业350余年。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至邾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始迁于峄,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在当时是仅次于齐国、鲁国大国之一,邾文公是一位以贤德著称的国君,”邹城文化学者、邹鲁文化探源工作组组长董伟告诉记者,邾国的国都本来位于邾,但是有方士占卜,卦象显示“邾”这个地方“利于君、不利于民”,如果迁都至峄山之阳会“利于民、不利于君”。“邾文公听后,遂选农历二月二毅然卜迁于峄,并举行了隆重的祭拜天地、填仓春耕等隆重的祈福大典,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从那时起,每逢二月二,民众就自发地在峄山脚下祭拜天地、祈福纳吉。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了峄山会。“按照这一说法,峄山会的历史已达两千多年了。”

峄山山上庙宇林立、宫殿众多,曾建有春秋、子思、峄阳、孤桐四大书院,是儒家的重要讲学地、道家修真地与名士隐居地。“据我们考证,因邾文公曾定都峄山一带,所以从春秋到南北朝前后1000余年时间里,峄山周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直都非常发达,”董伟介绍说,“在农耕社会,崇拜天地神灵的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人气旺盛的峄山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周边民众,别管是求子、祭祀、祈福,都会选择在二月二时来峄山。”

抛开神锅 勤劳致富

峄山会的由来,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传说。

传说峄山盘龙洞内有一龙王,每年冬天总是卧在洞里酣睡,来年二月初二出来行云密布。

峄山脚下有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北头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老汉孤身一人,既节约又勤劳,天长日久,积攒了不少粮食。有一年,峄山龙王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因贪喝了两杯千年古酿,而酣睡了三天。天上一天,人间一年。三天,对世间来说是整整三年!这三年滴雨未下,庄稼枯死、颗粒无收。乡亲们纷纷嚷着要外出逃荒,老汉心地善良、顿生怜悯,就把自己攒的粮食分给大家。可是,不几天,老汉的粮食也吃光了,人们又闹起了饥荒。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老汉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长须老翁走进他的茅屋,推推他的身子说:“好心老汉快起来,峄山街上仙人集。”老汉大惊,从梦中醒来,白须老翁不见了,只看到一股云雾飘然而去。

老汉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就爬起身走出小屋。这时月亮正明,鸡不叫、狗不咬,只听到村里有一种异样的声音。他侧耳静听,似乎有很多人在说笑,嬉闹。老汉走出自己的小院,竟致使他吃惊不小,街上男女老幼摩肩接踵,个个披绸挂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街道两旁摆着许多金印翡翠、珍珠、玛瑙之类的稀世珍宝,还有彪悍强壮,配备金鞍玉羁的骅骝马驹。

来往的人们走走停停,遇到合适的东西便拿起放进兜里。彼此和睦的笑笑,也不用钱交换。走得累了,就可随手牵过一匹马来,乐颠颠的伏鞍而去。

老汉很纳闷,心想,这地方真是富裕,人缘也好,既然如此,这里东西又那么多,不妨给乡亲们捎几件回去。可左挑右选,老汉也没有选到一件合适的物品。忽然,在一堆珍珠旁老汉发现了一只小铜锅,亮闪闪的,直照人眼。老汉心想,拿着玩吧,以后打下米来也可煮粥喝。于是,脱下身上的皮袄,换了这只铜锅。没想到刚刚把铜锅提起,眼前的集市就骤然消失了,老汉抬起头,月亮刚往西落,街道依然冷冷清清,只有北面峄山山峰动了一下。

天亮后,老汉正为无米下锅时,忽然闻到一股饭香。仔细一闻,香味原来是从铜锅里飘出来的。老汉饱餐一顿后,锅里的饭又变满了。他想起挨饿的乡亲们,便把他们喊起来,可全村的人也没有吃完这锅米饭,日子倒也舒坦。

转眼到了春天。

二月初二,峄山龙王醒来行云布雨了,雨降得匀细丰沛。照往年,人们早该开始整理工具、准备春耕了。可是,因为有了这只神锅,人们没有一个愿意耕耘劳作了,天天东溜西逛,一个个变懒散了。

老汉很生气。心想:是仙人看我勤劳才给的神锅,若乡亲们一直靠神锅吃饭懒惰下去,早晚不还是要受穷吗?想到这里,老汉一下子就把神锅扔到了村外。随着一声巨响,竟砸陷了偌大一片土地,立即出现一方碧水粼粼的大湾,据说,这个大湾就是今天的峄山水库所在地。

大家没了办法,又纷纷拾掇起农具,开始了春耕春播。他们挑池塘里的水浇灌、种庄稼。辛勤劳作了一年,得到了好收成。喜获丰收的乡亲们给老汉送来最大最甜的瓜果、最精最饱满的粮食。老汉说什么也不要,只要求大家勤劳。

从此,这个村庄把二月初二定为庆贺之日,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放在家里,像仙人集上一样,让真爱它的人无偿地拿走。这天,方圆百里的人们也都上山“许愿”、“还愿”,给龙王进香,以求风调雨顺。久而久之,便形成今天热闹、隆重的峄山会了。

祈福纳祥 齐集峄山

峄山会期间,由于香客众多,便产生了餐饮服务业,继而发展成为“香火骡马”于一体的商贸会。峄山会最兴盛的时候,以峄山山前为中心,场地辐射方圆五六里,在民间影响较深。

峄山会上少不了香客,不分男女老幼,也有三五成群约亲戚邻里的,亦有以村庄为单位的“香社”。赶会民众一般先上山进香,再下山听戏看热闹,最后买些所需物品。

“香社”,一般是由村里的长老或头人,从本村选拔能歌善舞的青年组成演出队伍,排练拿手的“舞龙舞狮”、“高跷花船”等节目。“香社”按户头收缴部分钱粮,供集体开支,有些财主、乡绅一般要多交一些。香社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表演,直到最后成功赴二月二峄山会后结束。赶会那天,香社挑着自家旗号,一路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奔峄山,途中经过村庄、集镇或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还要即兴表演一番,主家也会燃放烟花鞭炮以示助兴,有的也会赞助些许盘缠。进山后,香社先到龙王庙前进香朝拜,随后再进行表演。

单行“许愿”“还愿”的香客,以求子求孙的居多,当然也有求神问卜、祛病免灾的。“因为峄山石头多,周边的老百姓在峄山会时上山押子、拴娃娃的较多,即民间的求子,”董伟告诉记者,“有的家庭祖孙几代都是求神得子。”二月初二赶会当天,求神许愿者都要梳洗打扮一番,有的甚至借一身新衣裳,带上火纸、香烛,临行前在家中燃一炷香,以求祖先荫庇,沿途默默念叨,祈求赐子赐福。更有虔诚者上山时每个台阶磕一个头。进山庙后由道人作证,焚香磕头,自报家门。此后,请道人取“石子”(意为“拾子”谐音)或泥娃娃为寄托。许愿者接过“石子”,用事先备好的红头绳或红布系住“石子”,小心翼翼地抱入怀中返回,途中还虔诚地念叨着“孩子回家”。到家后便把“石子”放在床上。事后果真有了子孙,许愿者将按当时的诺言,按时间、地点,带上供品到山上还愿,告诉仙人求子得成,前来回拜。“在我们当地有个说法,在山上拴来的孩子终生不能登峄山,以免仙人留住。”因此,也有家庭在生子后,托人用七色丝线缝制成元宝形“长命百岁锁”,挂在幼儿胸前。

峄山会的兴盛,催生了商贸业的长足发展,同时也催生了“行会”。在解放前,行会在峄山会上担任着重要的管理角色。峄山会上有茶行、餐馆、包子铺、羊汤锅等;有卖刀、枪、箭、戟、风车、长缨、黄蓝等的杂货店;还有卖布匹、衣服、鞋帽、家具、嫁妆的商店;甚至还有卖猪马牛羊、鸡狗鹅鸭等畜禽的摊点。峄山会上还有说书的、唱戏的、玩杂耍的。会上商品交易通常在第二三天进入高峰。据明万历四年六月峄山白云宫一刻石记载,峄山上下有商号、堂号、店铺达38家。明末清初,驻此的山西会馆一度垄断了峄山市场,经营上百个品种的商品,主要是盐业、烟酒糖茶、糕点水果等。峄山本地人多经营饮食服务、山轿助力等行业。

董伟介绍,峄山会在1937年日本进关后一度中断,1967年“文革”期间人员稀少,变为一般集市。1978年后地方政府开发峄山,顺势恢复二月二峄山会。如今,山会日趋活跃,日渐成为展示地域民俗文化与旅游商贸的集散地,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前来购买特产、观光祈拜。“下一步,依托峄山丰富传说、典故、文人墨客登临峄山的历史文化遗迹,不断发掘、整理与峄山有关的历史、传说、典故,进一步丰富峄山会内涵。”